卡塔林·瓦嘉
导演:彼得·斯崔克兰德|
主演:Andrea Gavriliu|Roberto Giacomello|Attila Kozma|Szilvia Majláth|Sebastian Marina|
年份:(2009)
剧情介绍 片名《卡塔林·瓦嘉》也是电影中女主角的名字。当一个女人开始疯狂报复的时候,所有曾经欺骗和欺负过他的人都会挨个遭殃,卡塔琳·瓦嘉就是这样的女人。十年前她曾经被两个人男人强暴,十年后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深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然而真相总有浮出水面到那一天。她的丈夫得知此事,并发现儿子奥班并不是自己亲生的,一怒之下将他们赶出家门。别无选择的卡塔琳·瓦嘉只好带着儿子开始了寻找亲生父亲的旅程。打着去祖母家拜访的幌子,她带着儿子回到了位于喀尔巴阡山脉的家乡,重新面对过去的梦魇,并精心策划了报仇大计。当她的计划已经成功实施一半之时,她的精神状态已濒临崩溃,思想包袱也愈加沉重,此时她才真正了解到复仇的含义;她也才知道,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影片评价 电影的拍摄手法很出彩,剪辑也很精妙,加之大气出色的声音效果,是一部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凄美动人的乡村报复悲剧。 虽说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但是足以和史蒂夫·麦奎因的电影《饥饿》相提并论。 故事情节有点像英格玛·伯格曼的《处女泉》和法国导演菲利普·格朗德里厄电影的合成版,是至今为止参赛单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 英国导演彼得·斯特里克兰德处女作告诉你,复仇的滋味并不是那么美妙。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儿子踏上了报仇的不归路,这个古老的故事发生在了现代的特兰西瓦尼亚,但却融入了早期的故事原型。 大气而又发人深省的电影,低成本制作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效果,女主演希尔妲·佩特激情饱满的表演更是为电影锦上添花。 幕后 导演的灵感来源 本片是导演彼得·斯特里克兰德的首部长片电影,他独自在罗马尼亚和特兰西瓦尼亚拍摄,除了后期制作中有电影公司介入,拍摄期间没有任何制作公司参与。尽管彼得·斯特里克兰德对匈牙利语和罗马尼亚语一窍不通,却显示了他在执导上的绝对天赋和才能。 虽然彼得·斯特里克兰德长相很英国,但是他的生活和工作都在中欧,他说自己对英国电影已经失去了兴趣,甚至是讨厌当代的英国电影。警匪片、社会主义现实片都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他想拍一些大过于生活的电影,就像鲍威尔和皮斯伯格拍的那种,他说,“当你在大银幕上看到这类事物的时候,你会想要将它放到更大。” 他的偶像是大卫·林奇,他认为大卫·林奇的电影《橡皮头》改变了他的一生。虽然当时只是16岁,对这部电影也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看懂,但是那些奇异的场景足以令他非常兴奋。“从那以后,我就对电影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看电影,甚至逃课去看。” 另类导演的思考方式 拍摄前,有6个剧本可供导演选择,除去2个不喜欢的和2个成本太高的,剩下的就是《卡塔林·瓦嘉》和一个讲述小镇上一群人生活的故事。他认为走进喀尔巴阡山山脉很刺激,就算失败了,那也很有型很另类。《卡塔林·瓦嘉》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新鲜,强暴和报复的题材通常在剥削片中表现的较多。为了不入俗套,突出介于强暴和报复“中间”的强烈感情,导演没有刻意突出故事中的两大对立面,而是让一切慢慢发展,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电影故事。为了让电影进程更慢,导演甚至想过用驴代替马,结果找了一年多的驴,别人告诉他,真正的赛凯伊人(szekely)是不骑驴的,他才作罢。 在导演看来,电影的中心思想是救赎。某个男人曾经对女人施暴,但此后他再也没干过坏事,本质上他是个好人,也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人这种人会被如何看待,而且重点是观众没有看到他的恶行,他们只能凭现在看到的来判断。导演强调这部电影并不是在和观众玩心理游戏,他认为这就是生活。坏人不会永远都是坏人,他们也经常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如果一个男人毁了一个女人的生活,却给另外一个女人带来幸福,在道德层面上又该如何评价,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择特兰西瓦尼亚作为拍摄地点也有导演的顾虑所在。本来电影的背景并没有特定的,首先特兰西瓦尼亚能够为故事提供比较适合的环境氛围;其次,在某种程度上,特兰西瓦尼亚没有在英国拍片的需要涉及的官僚主义和条条框框的制约,直接开工就行了。 总的来说,拍摄过程的非常愉快,让导演纠结半天的赛凯伊人的问题最后也得到了解决。当地的大多数人对东特兰西瓦尼亚有着准确的理解和认知,而身为外国人的彼得·斯特里克兰德自知,自己的诠释是不太受欢迎的。他竭尽全力想保证电影的原汁原味,后来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个笑话。“即使做足了功课,但我永远是个外人,后来我明白了,我的任务就是从一个外人的视角来看待,而不是假装自己是匈牙利人或是赛凯伊人。所以电影中有不真实的存在,甚至有点像童话故事,比如说电影的声音背景,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人工创造了不同层次的微风声、山羊铃声、昆虫声、猫头鹰等等,这些声音大部分是拍摄场景里没有的。因为现在大多数的电影都是在工作室里面合成的,我想要从电影里面看到一个电影的特尼兰瓦尼亚,所以有些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真实的。” 选角过程 彼得·斯特里克兰德本来打算找布达佩斯人来演,但是他的朋友Pál Béla Vendel坚持要他启用当地的赛凯伊演员,因为他认为,埃尔代伊的观众会笑话布达佩斯人的口音,于是就把希尔妲·佩特推荐给了导演。见面过程非常简单,喝茶的间隙,希尔妲·佩特读了一段台词,就拍板了。这是希尔妲·佩特参演的首部电影,她完全没有任何经验,也不知道电影需要那些条件和要求,但她非常认真和投入,在三个星期内完成了如此高强度的表演。谈到希尔妲·佩特,导演感到非常自豪,“有时我们也会因为疑惑而挣扎,有时候还有点小冲突,但是我我欣赏她不仅仅是因为她淳熟的演技,而是因为她的态度。她从来没把自己看的那么重,非常顽强吃得苦,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下,换做其他好莱坞演员肯定会被逼疯的。” 花絮 本片是导演彼得·斯特里克兰德自编自导的处女作(他也是制片人)。 本片荣获第59届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 电影拍摄的时间仅用了3个星期,而后期制作时间却长达2年半。拍摄期间耗尽了彼得·斯特里克兰德的叔叔留给他的钱,他原以为那些用来拍摄足够了,结果他的钱花光了,工作也丢了。其他人也陆续开始了其他的工作。终于在2008年5月的某天,Libra电影公司的Tudor和Oana Giurgiu投资了足够的钱,才完成后期的混音和放大。 由于是小制作电影,因此包括导演在内,电影的制作班底总共才11个人,包括2名副导演、摄像、调焦员、摄像助理、录音师等。 导演彼得·斯特里克兰德不懂匈牙利语,全程用英语执导,虽然经常出现尴尬的状况,但是影片拍摄完成后,导演也自我解嘲说自己的匈牙利语也达到了鹦鹉学舌的程度。